为什么还要使用编辑器
在各种 IDE
特别繁多的今天,我为什么还要使用编辑器。写这篇文章完全无意去争辩哪个编辑器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初识 emacs
在第一次接触到
emacs
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被这个其貌不扬的货给打动。甚至一度觉得快捷 键实在是太复杂,差点就弃用了。但是在我 ‘M-x help’ 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这个编辑器就是计算机史上的艺术,在经过差不多与计算机历史相同的时间之后,依然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emacs
本身由 lisp
编写,整个软件的设计的思想在今天依然不落伍。当然,软件的好坏不能使用存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它好用。
重度使用
首先,编辑器轻量级,相比于 IDE
,编辑器所需要的系统的资源实在是少的很,可以快速的打开,然后开始码字,没有丝毫的负担。电脑也就不会不断的轰鸣,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敲键盘了。
-
编码
其次呢,现在大部分编辑器都有着丰富的插件,在合理的安装了插件之后,整个编辑器的功能就已经与IDE
的功能不相上下了,比如自动补全,项目文件搜索,项目结构树,搜索,替换等,在这些插件的帮助下,我们就可以完成编码过程中所需的绝大部分的操作。 -
少既是多
再者,在使用IDE
的过程中,每换一种编程语言,都得换成另外一个IDE
,这样得花时间去学习不同的IDE
,还得在电脑上装上一堆的IDE
,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是在编辑器上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的代码都可以直接编写,而不用去为不同的语言做切换。只需要装几个不同的插件就可以了。同时呢,在编码的同时,也可以使用编辑器直接将文档也编写了。甚至展示用的PPT
也可以直接使用编辑器来完成(reveal.js)。 -
万能的 org-mode
对于我来说呢,使用emacs
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org-mode
,现在,基本我所有的文档都是使用org-mode
来编写了,编辑完的文档可以轻松的导出为Markdown
和pdf
,tex
以及网页等其他格式的文档。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次编写,处处使用了。而且org-mode
还可以用来做todo
,日程安排,表格统计等。基本上可以完成日常工作中的所有的功能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来说明编辑器是全能的,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IDE
才能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完成工作。比如说一些移动端的开发,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我们应当使用更合适的工具来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