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则一起生活
在原则这本书入手后,已经看了两遍了。不得不说,高手就是高手,可以把复杂的事情讲的非常简单。在这本书里面,基本可以回答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碰到的问题。只要有时间管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认真读读这本书,基本就能解答大部分的困惑。在这本书中也许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原则,但是却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正确的认识到问题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这本书里面作者大量的讲解了自己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原则。这些原则其实读完之后我已经记不得多少了,因为我觉得对于这本书来说,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实与其他人都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去生搬硬套这些原则的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却可以学习到作者制定这些原则的原则。我理解到的是量化和生态系统。
量化
量化可以说是整本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了。因为所以的原则都是量化的体现。作者在书中指定的大量的原则都是基于量化的基础上来执行的。这里所说的量化并不是狭义上的精确到数字,而是对目标的量化。经常会出现的生活体验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对结果做量化而带来的问题。比如背单词,背着背着就没有然后了,看一本书,打开看了序言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在做一件事请之前没有对做这件事的结果进行量化。量化目标能帮助对实现的效果进行检验。不去对目标做量化是一种思维的懒惰,付出再多的时间也很难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量化还是一种发现问题的好方法。量化目标之后,就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检验,顺利的达到目标,说明做事的方法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说明肯定是中间的某个部分出了问题,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追根溯源找出来。总的来说,量化一个事情需要做到以下的5步:
- 设定目标:为要做的一件事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 问题发现:做的过程中发现影响事情推进的问题
- 问题分析:对这些问题做根本的分析,一定要找出最根本的原因
- 解决问题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规划,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寻求帮助
- 任务规划:对这些待解决这些问题同样设定目标和解决时限
生态系统
机器是作者另外大篇幅提到的一个点。作者的企业的成功也正是在机器的高效下得以实现。作者对人脑和大自然有着很深的研究,在他的观点里,大自然的每一个生物,每一个细胞也都是一部机器,都在按照某种原则在运转。于是他就依靠制定这些原则将整个公司打造成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目前的情况证明,他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有用的。对于一个特定的任务,机器总是要比人更少的犯错误。但是最终的决策还是要靠人来做,所以这种人+机器的组合目前来看是非常成功的组合。
作者的企业也是按照这种方式去进化的。我这里用到了进化的这个词,没错这就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词。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将整个企业打造成了一个可以进化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离开了他依然可以高效运转的机器。他将公司的每一个部门都作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独立的机器,每个机器之间的运转互不干扰。然后在量化这个工具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去发现机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会有专门的机器去消化这些问题,让整个机器的运转更加的高效,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进化,这就与大自然中生态系统的进化很类似了。伟大的思想总是同根同源的,这种方式让我想起了近年来非常流行而且在未来也肯定是潮流的软件架构方式-----微服务。作者对软件的行业肯定不是那么的在行,但是他却可以设计出如此高效的原则。
生态系统的构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而在构建生态系统时,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量化。
这是一本任何人都值得好好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