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需要什么样的应用
web3 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应用?
- 公链
公链也能算是一种应用,不过目前公链赛道已经有些拥挤了,而且还有 aptos 和 sui 正在准备大显身手。但我觉得在把比特币和以太坊用明白之前,造其他的链可能都显得有点急。
以太坊升级之后,加上 rollup 的方案,链的性能将不再是问题。那么底层最紧急的问题就解决了,之后自然就是要丰富应用层,让 web3 能真正用起来。现在 web3 中缺少的不是基础设施,而是应用。
- 数据分析
做数据分析也不是一个好的赛道。数据分析这个事情在传统行业里面已经被做的太多了。币圈的数据分析不过是把数据源从传统的业务数据换成了链上的数据。这些数据源相比于传统的数据源来说,数据的量级要小很多。对于原本就是数据行业的人来说,做这个事情很简单,而对于没有做过这些事情的人来说,前期投入的成本将会巨大。数据分析在有了 dune 这样的基础设施之后,再进去卷的成本有点高。
而且还有人想通过对链上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给用户打标签,对于链上用户来说,他的 NFT,他的链上行为就已经是标签了,再加一层就有点多余了。
- 游戏
这个是一个更加卷的赛道,而且通常是 game + fi。想把游戏做成一个赚钱的工具,这能理解,也很合理,这个可能是以后 web3 中一个生活方式,但是首先,在它成为 gamefi 之前,它得是一个 game,要不怎么能起来。现在 gamefi 的可玩性都太低了,没有持续性。
游戏是一个可以做成,但是还需要时间的领域。
- defi
这个已经是一个基础的设施,想要从这里面做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挺难的。
- did
did 是一个卷到投资人都不想看领域。did 确实是 web3 的一个基础设施,但方向可能有点问题。did 表示是一个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是需要经历来填充的,就比如微博上的一个大V,肯定也是某一个领域里面的大 V,正是他的经历才让他成为了一个领域里面有影响力的人。
在 web3 中也一样,did 肯定要伴随着一个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更看好伴随项目产生的身份,比如 DAO 中产生的角色,随着建设 DAO 的过程,一直在 did 中填充经历,慢慢产生影响力,在整个 web3 世界中都通用。
- web3 还需要什么?
链上的基础设施已经有很多,Defi、NFT 这些都是随时可以被用起来的功能,围绕这些基础设施去做新的应用会有很大的机会。 web3 的好应用都很轻量级,如果发现的项目需要前期投入很多,或者做的很重量级,那么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方向有问题。
当前的 web3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太复杂了,怎么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使用 web3 将会很重要。metamask 只是做了一个钱包,就掌握了大部分人进入 web3 的通道。而且 web3 的用户对应用的忠诚度会更高,毕竟 web3 中涉及的都是资产,如果出现问题,损失将会巨大,用户肯定还是愿意使用自己熟悉的应用。
我一直都觉得,web3 和 web2 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们最终会相互融合。目前在这方面最积极的应该就是 twitter,后面说不定可以直接使用 twitter 来互相发送 token 了。国内的即刻虽然也在做,但是鉴于目前的环境,能做成什么样就很难说。
总的来说,在未来很重要的方向:
- 提升用户体验的应用或者工具,做好之后用户的忠诚度会很高
- web3 与 web2 的融合